名词释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p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Hp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流行病学
全球自然人群Hp感染率已超过50%,在发达国家感染率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80%。我国Hp感染率为40% ~90%,平均为59%。不同国家、不同地区Hp再感染率不同,有Meta分析显示,发达国家Hp再感染率每年<3%,而发展中国家Hp再感染率普遍>3%,差异颇大。
人类是目前Hp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现有研究中从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分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分离出Hp,表明胃-口、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可能的重要传播途径。亲密接触,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是导致Hp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危险因素与病理生理特点
危险因素
1.年龄:Hp感染率与年龄有关,25岁人群的Hp感染率接近50%,35岁人群感染率>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感染率达80%。儿童期是Hp感染的高危年龄段,我国Hp感染获得的年龄较小,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生活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的不同,Hp在不同的生活区域呈现不同的感染率。按地区划分,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华西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
3.生活习惯及条件:Hp感染率与不同的生活习惯及条件相关。多项研究报告显示经常食用腌制蔬菜、饮用不洁水源、习惯植物油烹饪、吸烟等与Hp感染呈正相关,而食用生蔬菜、喝茶、食用大蒜等与Hp感染呈负相关。
4.家族聚集性:有Meta分析报告父母均阳性者的子女Hp感染率显著高于父母均阴性者,子女Hp感染与父母有密切关系,呈现家庭聚集现象。一项研究调查了夫妻间Hp感染情况,发现夫妻一方Hp阳性,其另一方阳性率高达78.94%,也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临床表现
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其感染可导致不同结局:从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约10%)、消化性溃疡(10%~15%)直至胃恶性肿瘤,并产生相应临床表现。
Hp感染也与一些胃肠外的疾病发生有关,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